時間:2011-07-22 10:49:42 | 來源: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
在探討中國物流業發展的"2011中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"召開前夕,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說,各有關部門應從促進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,擯棄部門利益,形成推動落實"國八條"的合力。
物流頑癥涉及道路通行、重復納稅、倉儲難題及多式聯運等行業的"老大難"問題,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反響,也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關注。為此,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研究部署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工作,提出了推動物流業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。
何黎明說,長期以來交通方面存在的問題,集中反映在過高的路橋費、過多過亂的罰款、配送車輛進城難、卸貨難,以及車輛運輸車通行受限等幾個方面。調查顯示,物流企業過路過橋費的支出大概占到總成本的三分之一,過高的路橋費,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,影響到車輛正常通行,降低了物流效率。
稅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和重復納稅問題,土地使用稅稅率偏高、房產稅稅率偏高和重復納稅問題,以及所得稅統一繳納問題等。
何黎明指出,對這些物流業長期反映的突出問題,"國八條"均提出了相應的明確措施和要求。
據介紹,2009年3月,國務院印發了《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》。兩年多來,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,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。與2008年相比,2010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凈增7000億元,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了0.3個百分點,這相當于創造了1200億元經濟效益。但是,隨著《規劃》的深入實施和產業的不斷發展,配套政策已經滯后于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,一些不適應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問題逐步顯現,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。為了促進物流業進一步發展,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。
這位中國物流業的掌門人分析稱,物流業是跨地區、跨部門的復合型產業,涉及部門多,協調難度大。從2001年的國家經貿委等六部門、2004年的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、2005年部際聯席會議的15個部門和單位,到落實《規劃》的38個部門,都對物流業有一定的管理職能。這么多部門如何協調動作,使國務院的利好政策真正落到實處,這是業界普遍關心和擔心的關鍵所在。
他說,從這幾年的實際情況看,每一個部門的工作都很努力,對物流工作都有推進,但涉及到需要部門之間協調的問題,就相當困難。因此,對于能否真正落實"國八條",不少企業表現出謹慎樂觀、等待觀望的態度。
何黎明建議,強化政府部門間綜合協調機制,逐條制定落實的時間表和責任人,形成合力,推動中國物流業的健康發展。